“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李秀昂:用青春热血擦亮烈火蓝装
来源:《中国消防》    发布时间: 2024-07-06
分享到:


李秀昂,男,汉族,1996年11月出生,共青团员,现任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稻香路消防救援站一班战斗员。曾被共青团新乡市委评为2020年度新乡市优秀共青团员,被新乡市消防救援支队、市人社局、市总工会评为“新乡市十大训练标兵”“新乡市技能标兵”等荣誉。2022年,在共青团中央表彰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李秀昂同志榜上有名,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蓝朋友”。

勤学苦练 打造过硬本领

 “叮……”伴随着急促的出警铃声,他迅速放下未吃完的饭碗、火速换装、飞驰下楼,开着消防车疾驰而去,奔赴救援现场。这个风风火火、和时间赛跑的小伙子就是稻香路消防救援站四级消防士李秀昂。


他是一名“90”后,2019年12月入职,从穿上那身期盼已久的烈火蓝装起,他就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奉献”的四句话方针为引路明灯,勇挑重担、敢为先锋,用青春热血铸就新时代消防员的无悔青春!


竞技训练场上,他是拼命三郎。他深知,一名优秀的消防员要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于一体,因为救灾是分分秒秒生死相依的事情,只有自身拥有过硬的消防技能,在救援中才有资格和时间赛跑,才能更好的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从此,李秀昂就开启了他拼命三郎式的训练,不断给自己加码。负重长跑别人跑3000米,他跑5000米;负重登楼,别人爬一趟,他就爬两趟;爬绳训练,别人练一次,他就练三次……正是凭着这股坚韧劲儿,经过一段时间的苦练,他的体能明显提高,业务素质突飞猛进。在支队历次考核竞赛中屡屡取得佳绩,成为了全市消防救援队伍中的佼佼者。

勇斗火魔 映衬铮铮铁骨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消防救援具有高负荷、高压力、高风险的特点,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2021年2月20日,辉县市南寨镇齐王寨村发生森林火灾。现场火势复杂,周围全是灌木松林,且山风较大,火情迅速扩散,如果不加以遏制,后果不堪设想。李秀昂同志作为首批力量到达现场,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深入火灾现场前线,浑然不顾火焰炙烤、焦烟刺鼻,不眠不休在一线连续奋战40余小时。

饿了啃口方便面,渴了喝口矿泉水,困了就和衣而眠短暂休整,醒来就瞪着满是血丝的双眼接着战斗,共疏散百余名群众、扑救数百米地表火、开辟数千余米防火隔离带。大火被扑灭后,李秀昂同志丝毫不顾身体的疲惫,反复确认负责区域无复燃危险后才在最后撤离。

搏击洪水 给生命带来希望

烈焰熊熊中,他是赤色战神;洪水滔天中,他同样是中流砥柱。2021年7月17日到23日,辉县市遭遇暴雨“车轮战”来袭,创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城市内涝,江河告急,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苍翠的万物满目苍夷,勤劳的乡亲流离失所,美丽的辉县失去了往日的风华。

狂风骤雨中,辉县市消防救援大队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用血肉之躯筑成铜墙铁壁,那一抹“火焰蓝”闪亮在最危险的地方。四级消防士李秀昂就是坚守在“7.20”防汛救灾一线的一名消防员。

21日下午6点,李秀昂跟随救援队到达辉县市赵固乡胡村,300多名群众就在1公里外等待救援。下车后,看到阴霾天空、狂风呼啸、大雨滂沱、洪水肆虐,但是救援队只有3条橡皮艇,一种大灾面前的无力感涌上心头。顶着从山上奔涌而下的山洪,在齐腰深的水中,逆流而上,一步步艰难推进。在六个小时的救援中,不敢休息,更不敢退缩,因为后面还有那么多群众被困,慢一步,百姓的危险就多一分,歇一下,百姓的心就多悬一秒。

“小朋友,安全咯”。7月22日,在峪河镇穆家营村的一处平房上,一名小女孩浑身湿透站在二楼上大声呼救,她身旁的母亲怀中还抱着襁褓中的婴儿。李秀昂和他的队员没有迟疑,立即驾驶舟艇接近,洪水正在向院内倒灌,下了船几乎是被急流推搡进院内的。李秀昂从那位母亲手里小心翼翼接过婴儿,略显笨拙的抱着,不敢紧紧的贴在胸口,怕沾湿那温暖的襁褓,又不敢离得太远,怕幼小稚嫩的生命被洪水惊吓,从船上取出雨衣,在小婴儿的襁褓外又裹了一层,紧紧抱在怀中。

7月23日晚,李秀昂从船上跳下准备换油桶,但在双脚落地时,两腿一软倒在水中,船上的队友吓坏了,马上将他扶到岸边,送往医院。医生剪开袜子,看到他脚上布满伤口和脓包,经过处理后,他的脚上被裹上厚厚的纱布。坐在床上,满是无奈,给队长讲,“遗憾自己才战斗了5天,遗憾自己没有再多救一名群众,遗憾自己没有再多运送一次物资”。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截至目前,李秀昂已经参与大大小小的灭火战斗和抢险救援1500余次,营救被困群众400余人,即使遇上再困难的救援,他都不惧危险、勇往直前,用他的话说:“这就是我的价值,我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