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重庆市消防条例》实施一周年
来源:重庆消防    发布时间: 2025-07-08
分享到:

新修订的《重庆市消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一年来,全市消防救援部门以《条例》为指引,聚焦责任落实、风险防控、服务优化、基础夯实、能力提升,全力推动法规落地见效,全市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更加良好的安全环境。

责任体系更加健全,齐抓共管格局日臻完善

市委、市政府将消防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定期研究消防重点工作。市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相关市级部门、区县下发火灾防控提示函70余份,督促加强统筹发动、落实重点防控、广泛开展宣传。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重庆市火灾事故调查处理办法》,依法启动火灾事故调查处理63次,59名个人、29个(次)单位被追责问责。建立行业系统消防工作联合会商、检查、查处、追责、宣传、培训、约谈和督导等“八联机制”,深化落实重点领域社会单位“自知、自查、自改”制度,修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界定标准,建立报备工作制度。

风险防控更加精准,重点领域治理落地见效

市政府办公厅出台《高层建筑数字治理改革工作方案》,深化“高楼消防”应用,为4.7万栋高层建筑逐栋赋予“高楼消防码”,集成消防车通行保畅、电气火灾智防等多个“一件事”场景,实行“一楼一码一策”闭环治理,不断提升高层建筑抗御火灾的整体水平。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清查违规停放充电车辆9.7万辆,增设充电端口2.9万个。部署开展厂房库房专项整治,聚焦9类突出问题,排查厂库房单位18153家,整改隐患9490处。组织市区县两级部门3794名工作人员成立614个检查组,集中开展违规动火作业联合执法行动。会同市民政、卫健、教育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学校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组织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等力量加强排查检查,《条例》实施以来,检查单位48.93万余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6.76万余次。今年以来,截至6月30日火灾起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0.9%。

基层基础更加稳固,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市政府批准《重庆市城乡消防专项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优化城乡消防安全布局,推动消防力量和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将消防工作融入党建统领基层治理“141”体系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落实2368名消防岗位人员,对10.6万名网格员开展培训,统一赋予乡镇(街道)13项行政处罚事项,构建基层消防“赋权+委托”执法模式。稳步实施国家自然灾害能力提升工程,分级做好防汛救灾物资储备、装备维护、社会联勤等工作。

灭火救援更加高效,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升级指挥控制体系,加快推进“两智一图”建设,实现灾情地址、灾害态势、力量定位、救援过程“四个可视化”。优化作战力量体系,持续打造特勤、机动等“拳头”力量,组建10支应急通信专业队,建强72支建筑、森林、地震等专业编队,布局建设“一站六分队”搜救犬力量。《条例》实施以来,全队伍成功处置各类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7.3万余起,营救疏散被困人员1.1万余人,成功处置云阳“9·5”森林火灾、渝中“12·30”电器仓库火灾、南岸“2·23”仓库火灾,有力驰援湖南华容团洲垸排涝除险,充分展现了重庆消防救援队伍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实战能力。

消防服务更加优化,便民利企效能凸显

制定《重庆市消防安全领域违法行为依法轻罚免罚和不予行政强制暂行规定》,出台“两轻两免”清单,对41种情节轻微、危害后果不大的消防违法行为,依法轻罚免罚或不予行政强制,体现执法温度。将消防设施纳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基础类项目,改造老旧小区1400个,新建市政消火栓1363个。构建四级科普教育基地格局,在全市打造“市级-区级-县级-宣传点”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命名57处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消防救援站免费向公众开放,在重庆消防官方网站接受咨询300余起,“高楼消防”应用除扫码上报隐患功能外,还上传230余篇科普宣传视频供市民学习。

回望来时路,以法为盾守护万家灯火;展望新征程,更须携手共建平安家园。下一步,重庆消防将持续深化《条例》贯彻实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消防安全保障。